你的位置: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案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 中班科学教案《沉浮的橘子》

中班科学教案《沉浮的橘子》

更新时间:2019-07-13 来源:屈老师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沉浮的橘子》图片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初步感知橘子带皮与剥皮后的沉浮差异

  2、能用沉下去浮上来等词汇描述观察现象

  3、培养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同伴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物质准备:若干个橘子,二个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的外形特征。

  1、教师出示橘子,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的颜色、形状。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吗?”引导幼儿产生探索橘子里面的兴趣。

  (出示剥了皮的橘子,橘子的肉是橘黄色的,一瓣一瓣)

  二、探索橘子的沉浮现象。

  1、将带皮的橘子放入水中,观察它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橘子会沉下去?”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2、将全部剥掉皮的橘子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橘子会浮上来?”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3、科学原理:

  橘子皮上有很多气孔,内部有空气。像救生圈,密度小于水,所以会漂浮在水面上。而橘子果肉含有较多的糖分,剥皮后糖分变重了,密度大于水,因此会沉下去。

活动延伸:

  家庭实验:尝试用橙子、柠檬等水果进行对比。

  艺术创作:用绘画记录实验过程,制作我的发现小书。

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数学 中班科学 中班语言
中班音乐 中班美术 中班安全
中班社会 中班健康 中班主题
中班体育 中班英语 中班游戏
幼儿园教案专题:
2025 © 屈老师教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