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四季》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四季》

更新时间:2015-04-09 来源:屈老师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四季》图片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孩子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孩子观察和想象。
  我们的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孩子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就像红、黄、蓝、绿这些颜色一样,鲜艳、美丽的色彩让孩子们喜爱,更给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红彤彤的太阳、黄澄澄的梨、蔚蓝色的天空……在秋天迷人的季节里,让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感官发现秋天的多姿多彩的,让他们感知美丽、丰富的色彩藏在哪里,玩玩色彩的游戏,摸摸秋天的水果,拾拾秋天的落叶……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相信孩子们的语言、空间、想像、交际等能力都会得到发展。现在,就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进入"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中,一起去发现、去探讨、去想像吧!
  从多彩的秋天联想到美丽的春天,寻找春天的秘密。迎春花象喇叭,小草变绿了,白玉兰悄悄地开放了。"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春天天气真好,燕子飞来了";"春天天气真好,青蛙呱呱呱叫";还有的说:"春天天气真好,小蝌蚪呀找妈妈""杨柳树儿对着我们弯弯腰""小朋友呀去郊游,真呀真高兴";"小草长出绿头发,痒得咯咯笑";"大狗熊呀睡醒了,出来找吃的"春天的美是多姿多彩的:有自然景色的美、小朋友服装的美、动物有趣的变化和小朋友快乐的郊游。
  于是大家又想到了四季中的夏天和冬天。四季诗歌的欣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了四季的美,从而激发了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尝试创编,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并展开想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活动特色和创新之处:多媒体课件的画面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充满感情的朗诵,钢琴《秋日的私语》的伴奏,充满了诗情画意,把文学作品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理解诗歌所展现的四季的特征。增长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在幼儿理解感知诗歌"四季"结构基础上尝试仿编诗歌,用诗歌语言表述个人经验和想像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四季的特点,感受四季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难点--感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特征。

  教学准备:
  1、关于四季景色的课件。(分春、夏、秋、冬)
  2、绘有草牙、荷叶、稻穗、雪人的四幅图。(上面有许多空白,分别钉在泡沫做的"四季树"上。)
  3、四季的头饰。(草芽、荷叶、稻穗、雪人)
  4、音乐。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引起兴趣--欣赏多媒体课件四季的美--幼儿创编,替换诗歌中的个别词语,体验创编诗歌的快乐--表演四季,愉快跟诗歌做动作。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四季的4幅图,最后定格)师:我们的大自然可美丽了,你们看,四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多媒体课件欣赏《四季》
  四季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二、帮助幼儿理解感知作品(教学重点)幼儿欣赏诗歌中优美的语言,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主要特征。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诗歌里的每个季节有代表性的事物。如,草芽是春天特有的,雪人是冬天特有的。可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性事物,让孩子认识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
  三、尝试仿编诗歌。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个人读、同伴对读、小组轮流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通过朗读表现孩子自己的感受。如,"草芽尖尖"可读得轻细,表现出草芽的柔嫩;谷穗"鞠着躬说",可读出谦虚的感觉;"雪人大肚子一挺",可以做挺肚子的动作,以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对孩子的创造,教师应充分给予鼓励。
  根据幼儿的想象仿编诗歌,如:鲜花红红,他对蝴蝶说:"我是春天。"柳叶绿绿,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知了叫叫,他对大地说:"我是夏天。"树叶黄黄,他对大雁说:"我是秋天。"菊花香香,他对落叶说:"我是秋天。"雪花白白,他对人们说:"我是冬天。"腊梅花开,他对小朋友说:"我是冬天。"水仙花开,他对天空说:"我是冬天。"
  四、表演四季
 

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 大班科学 大班语言
大班音乐 大班美术 大班安全
大班社会 大班健康 大班主题
大班体育 大班英语 大班游戏
幼儿园教案专题:
2024 © 屈老师教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