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质数学教案《学习二等分》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二等分。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对等分活动产生兴趣。 
  3、尝试运用二等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二等分》课件。 
  2、人手一份操作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教师:你们认识团团圆圆吗?冬天到了,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有三个小朋友去看望它们。(演示课件)教师:它们怎么啦?怎么办呢? 
  教师:听听三个小朋友想到了什么好办法。(演示课件) 
  (二)初步尝试用一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1、讨论交流。 
  教师:看,他们找到了什么?(演示课件)教师:每人找到了一块布,要帮两个熊猫宝宝分别做两条一模一样的围巾,怎么办? 
  2、实践探索。 
  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材料,请你们用刚才想到的方法去试一试。 
  3、交流探讨。(演示课件)教师:谁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分的。 
  教师:它原来是什么形状,二等分后是什么形状?你怎么知道它是一样大的。 
  (三)探索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1、实践探索。 
  教师:把一个图形对折,剪成完全相同的两份,这种分法叫做二等分。把图形二等分还有很多方法,我们再去尝试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多。 
  2、交流学习。 
  教师:你用了哪些新方法?介绍给大家分享。 
  教师:谁也用到这种方法的? 
  小结:东东、丽丽、贝贝谢谢你们,看,他们用你们的好办法做了把围巾做好了,送给了团团圆圆。瞧,团团圆圆围上了一样的围巾多开心啊,在谢谢小朋友呢。(演示课件) 
  (四)拓展延伸二等分经验。 
  (1)将多个物体进行二等分。 
  教师:团团圆圆肚子饿了,怎么办呢? 
  教师:(演示课件,出现一堆竹子)这么多的竹子,请大家也帮团团圆圆来分一下,怎么分呢? 
  (2)将液体进行二等分。 
  教师:熊猫口渴了,叔叔赶紧送来了一桶水,怎么分呢? 
  活动延伸: 
  回教室尝试将多个物体和液体进行二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