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我给图书编编号》
活动目标: 1、能够正确书写数字 1~10。 2、能够对班级图书进行编号并理解编号中数字的实际意义。 3、知道图书编号的作用,感受数学如何使生活更便利。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班级图书要按照标记摆放,有过在电影院看电影的经历,知道自己的家庭门牌号的意思。 2、物质准备:PPT 课件(单元楼号、电影座位号、飞机高铁票根及座位号等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书,引发幼儿的思考与讨论, 参考提问:小朋友们,图书区的书摆得有些乱,我们怎么才能让大家知道每本书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保证大家把书看完还能放回到原来的位置呢? 幼儿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2、感受生活中编号的特点,引导幼儿感知数字的实际意义。 参考提问:谁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教师引(导幼儿按照区域、楼号、楼层号、门号的顺序说出位置,并记录下来展示给全体幼儿。 追问:如果漏掉了楼层号,我们还能不能准确找到位置?如果只知道几号楼以及住在几层,但是没有告诉我们门牌号,我们能准确找到吗? 教师小结:当我们想要准确定位某一个位置的时候,需要把它所处的位置说清楚。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不一样。 参考提问: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哪些数字或者符号可以帮我们很决确定具体位置?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出示电影票根和座位号、飞机或高铁票及座位号等图片帮助幼儿感知生活中编号的使用。 3、借助书架图片,引导幼儿为图书制作编号。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两个书架上下层图书编号的特点。 参考提问:第一本书的编号中,在字母后面的第一个数字是几,上面一层字母后面的数字是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一层里面所有书本的字母后的第一个数字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两个书架相邻图书之间编号的特点,发现数字代表第几本书。 参考提问:第一本书的编号中,字母后面的第二个数字是几,后一本书的编号中字母后第二个数字是几?再后面一本书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对观察其他层的图书,是否每一层的第二个数字编号都遵循这个规律?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数字来代表图书所在的行数和列数,这能够帮助我们很快整理好书籍。不同种类的图书也可以用字母或者其他方式来区分,帮助我们做好分类。 4、开展互动游戏,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幼儿对图书编号中数字实际意义的理解解。 完成操作卡,按架子、层数和顺序进行编码,如1-1,1-2,2-1等。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图书区中为分好类的图书制作编号,同时可以适当更换班级玩具柜上的标记,用编号的形式标记不同玩具材料所在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