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首先有一个苹果》
设计意图: 初次看到《首先有一个苹果》就被画面中以“苹果”引发的食物链,这种类似于“一物降一物”的逻辑关系所吸引,感觉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幽默有趣的故事内容中学习数学,定能轻松、愉快地积累数经验。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感受故事所蕴合的10以内的数量关系及事物间的联系。 2.在分组合作操作过程中依次排列数与物的阶梯排列顺序。 3.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数字1-10,并能数物对应。 物质准备:PPT课件、操作图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动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首先有一个苹果》想不想看一看?首先是什么意思?(首先就是第一、最先出来的意思)。 2.教师播放故事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4.教师带领幼儿小结故事(边说边播放ppt)。 二、在操作中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由分成六组,把数与物按照故事顺序进行粘贴和书写。(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边回忆故事边按顺序排队。) 2.教师巡回指导。 3.检验幼儿排序的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排的?(引导下面的幼儿要安静倾听同伴发言,引导大家一起说说) 4.小结:都是这么排的吗?举起来让我看看。是呀,原来再乱的东西,只要把它们分一分、排排队,就会变得很清楚。 三、在游戏中巩固 我的发现。 他们的排列就像走楼梯一样! 从上往下数一个比一个多几(1),2条毛毛虫比1只苹果多(1),2比1多(1);3只小鸟比2条毛毛虫多(1),3比2多(1),4比3(多1)、5比4、6比5、7比6。从下往上数,一个比一个少一!看6只熊就比7只蜂窝少(1),6比7(少1)5比6.、1比2少1. 活动延伸: 编数学应用题(例:3只鸟吃了两条毛毛虫,还有几只鸟没有吃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