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应用题教案《秋天的昆虫》含PPT课件
查看课件:大班数学课件《秋天的昆虫》PPT课件 活动目标: 1、学习解答口报应用题,初步体验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2、理解应用题中事物的数量关系。 3、能够用语言描述应用题。 活动准备: 1、教具:2辆玩具汽车、5本图书(实物),3只蟋蟀、3只螳螂、5只瓢虫图片,草地背景图。 2、学具:两组:幼儿操作材料背景(一)、《小兔、蝴蝶数群卡》的材料。两组:幼儿操作材料背景图(二)、《小鱼、青蛙数群卡》的材料。两组:幼儿操作材料《看图按特征分类记录》的材料,人手1支铅笔。 活动过程: 1、学习解答加法、减法应用题。 教师边演示实物边讲述加法应用题。 教师先出示1辆玩具汽车并讲述:小明有1辆玩具汽车。 教师再出示1辆玩具汽车并讲述:爸爸又送给他1辆玩具汽车。 教师:小明一共有几辆玩具汽车?(2辆)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如添加、合并、加法。教师边演示实物边讲述加法应用题。 教师先出示5本图书并讲述:书店里有5本图书。然后教师从中拿走3本图书并讲述:卖掉了3本图书。 教师:书店还剩下几本图书?(2本)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如去掉、减掉、减法。 2、看图描述、解答应用题。 教师出示草地背景图,在草地上先放好2只蟋蟀,然后再放上1只蟋蟀。 教师:谁能把刚才老师摆蟋蟀的事,讲给大家听?请个别幼儿讲述:草地上有2只蟋蟀,又爬来了1只蟋蟀。 教师:你应该问一个什么问题呢? 幼儿继续回答:草地上一共有几只蟋蟀? 教师: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草地上有2只蟋蟀,又爬来了1只蟋蟀,草地上一共有几只蟋蟀?)分别请个别、全体幼儿用三句话讲述。 教师:草地上一共有几只蟋蟀呢?幼儿报出答案。 教师出示草地背景图,在背景图上先放好5只瓢虫,然后将其中3只瓢虫慢慢移动到右边并离开背景图。 教师:谁能把刚才草地上发生的事情讲给大家听?(草地上有5只瓢虫,飞走了3只) 请个别幼儿进行描述。 教师:你应该问一个什么问题呢?(草地上还剩下几只瓢虫?) 请该名幼儿根据对该事情的描述提出问题。 教师: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草地上有5只瓢虫,飞走了3只,草地上还剩下几只瓢虫?)分别请个别、全体幼儿用三句话讲述。教师:草地上还剩下几只瓢虫呢?幼儿报出答案。 3、幼儿边看情境图边讲述加法应用题。 教师出示实物或教具,引导幼儿描述应用题。 教师:你能用三句话编一些题目吗?(如草地上有2只螳螂,又来了1只螳螂,草地上一共有几只螳螂?)幼儿自己边摆图边讲述应用题。 4、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第一、二组:摆图说题(一)。 第三、四组:摆图说题(二)。 第五、六组:看图按特征分类记录。 5、活动评价。 请幼儿边摆图边讲述应用题,师幼共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查看课件:大班数学课件《秋天的昆虫》PPT课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