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买玩具》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运用8的组成,为连加连减做准备。 2.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3.引发幼儿对购物的兴趣,积累购物经验。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乐乐玩具店”,玩具的数量是幼儿人数的5倍,每一个玩具上都用数字标价; 2.1~8的数卡;幼儿身上贴上数卡。 活动过程: 一、语言诱导,引起幼儿参加数学游戏的兴趣。 “看!乐乐玩具店里的玩具真多,你喜欢什么玩具?今天我们一起坐汽车去买玩具好吗?” 二、复习8的组成 (一)拿票检票 1.幼儿拿票,要求拿两张,两张票的数字合起来正好是8。 2.小组长做检票员,检查每个小朋友拿的数卡是否正确。 (二)幼儿购买两个玩具。 1.提出要求:用8元钱去买两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8元。 2.幼儿自由购买,老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把钱放在超市的钱箱里。) 3.幼儿交流,再互相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三)用8元钱购买三个玩具。 1.幼儿讨论:怎样用8元钱买三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8元。(请个别幼儿去尝试) 2.讲解示范:先拿一个5元钱的玩具,再拿一个3元钱的,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用8元钱去买三个玩具,先拿的两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一定要比8小,然后算一算再买一个是多少钱的,合起来正好是8元。 3.幼儿购买,教师观察并适当指导。 4.幼儿互相检查拿得是否正确。 (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掌握情况,可让幼儿再次进行购买活动) 三、游戏:我和朋友一起去购物。 1、可以三人在组,也可能两人一组,但你和好朋友拿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8。 2、找对后一起跳《娃娃舞》。 四、结束活动 师:“乐乐玩具店打烊了,我们该回去了,和好朋友手拉手上汽车吧。” 活动反思: 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大班幼儿的活动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集,它常常出现在幼儿的身边,源于幼儿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