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认识“﹥”、“﹤”和 “=” 》
活动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2. 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策略和思想,体验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的初步能力。 3. 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准备: ppt,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学唱一首歌。 白板展示歌曲内容;大于号,小于号, 两个兄弟来报到。 大于号,嘴巴朝着左边笑, 小于号,嘴巴朝着右边笑, 大于号,小于号, 嘴巴朝着大数笑。 二、探究新知,比较大小。 教师侧耳倾听:“哇,森林里好热闹啊!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好多动植物都来参加运动会啦,真热闹啊! 1、‘‘摸大树’’游戏 (1)现在进行的是‘‘摸大树’’游戏,同学们看一下,都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这个游戏?它们各有多少只? 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给予肯定。 (2)教师给学生介绍‘‘﹥’’,并告知学生 ‘‘4>3 ’’读作‘‘4 大于 3’’ 2、‘‘捉迷藏’’游戏 (1) 同学们,小松鼠和小白兔的只数,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个对着一个比,小狐狸没有了,小白兔还有多余的,(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我们就说小狐狸的只数比小白兔少。 (2)教师给学生介绍‘‘﹤’’,并告知学生 ‘‘2﹤3’’读作‘‘2小于3’’ 3、‘‘抢松果’’游戏 (1)小松鼠和小兔子各有多少只?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自己的说法,得出“小松鼠和小兔子一样多” 。 (2) 教师给学生介绍‘‘=’’,并告知学生 ‘‘3=3’’读作‘‘3等于3’’ 三、课堂练习,巩固记忆 1、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歌曲,再次加深对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记忆。(学生边唱边用手指表式) 2、比较“﹥”和“﹤” 。 (1)你们看,“﹥”和“﹤”像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观察交流自己的发现。 (2)巩固记忆“﹥”和“﹤” 出示儿歌:开口朝左大于号,开口朝右小于号。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师生边说边用剪刀式手指表式) 3、放飞气球游戏。 学生完成课本第19页“想想做做1、2题” ,集体纠正。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数的大小比较,认识了那几个新朋友,新符号?你会用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认识“﹥”、“﹤”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