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综合教案《寒露》
活动目标: 1.知道寒露节气天气变寒冷的气候特点。 2.初步了解寒露节气的物候特点。 3.了解寒露节气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天气变化,植物变化,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露水”,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见过露水吗?是在哪里看到的?是什么时候看到的成的呢?(播放视频)小结:那是因为天气变凉,空气中的小水珠含到一起变成的。师:清晨的时候,如果你用心观察,可以发现植物上有许多露水噢。那露水是怎么形师:天气越来越凉了,你觉得露水也会变凉吗?是的,秋天到了,气温变低,露水也变的越来越凉了,它正好对应了我们二十四节中的一个节气,就是寒露节气 二、介绍寒露 1.寒露气温 师: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0月7日-9日,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因此人们常说寒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2.寒露物候 师:那么,你知道寒露对自然界有什么影响呢? 师:我们古代人们把寒露节气的变化归结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此时节,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它们在空中振翅高飞,发出阵阵鸣叫声,似乎在向人间告别,预示着深秋已至,天气渐寒。此“来宾”之意,乃指鸿雁如客人般来访,而后又将离去。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此句意为,寒露时节,雀鸟(如麻雀等)因天气寒冷,身影难觅,而水中出现的蛤蜊的颜色又好像乌儿身上的颜色,古人以为雀鸟飞到了水中变成了蛤蜊。这实际上是一种物候现象的寓言式描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与丰富想象。 三候菊有黄华。“黄华”即指黄色的菊花,菊花盛开,遍地金黄,标志着寒露时节的深入,也预示着秋天的丰收与成熟 3.寒露民俗 寒露节气已呈深秋景象,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这样的日子尤其适合人们出门活动。在这个节气里,有着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 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这个季节。吃花糕:寒露时节,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古人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吃 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饮菊花酒: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画菊花可作为延伸活动) 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秋钓:在寒露节气期间,温度下降快,日照无法充足地照射到水深的地方,因此鱼儿都会在温度较高的浅水区活动,这一节气适合在浅水区钓鱼。 4.寒露衣食住行衣: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秋天早晚要多穿些衣服,秋季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食: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过量饮食,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和热软食物。应多吃水果,常喝开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等满足肌体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 住: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行: 秋天虽没有春天那样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但秋高气爽遍地金黄另有一个动人景象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 活动结束: 寒露来临,我们可以出门观赏菊花,也可以登高爬山,小朋友们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来一场“秋钓”比赛,看看谁钓到鱼又大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