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表情的脸》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们高兴时会笑,不舒服时会哭泣,每种表情内心感受不一样,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表情所对应的内心感受。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了解基本的情绪感觉。 2、情意目标:在活动中体验自己的内心感受。 3、技能目标:幼儿用语言将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体验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语言将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用语言将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表情面具、音乐磁带、少量玩具 活动过程 一、认识表情 1、幼儿从纸袋中选出表情面具。 2、照着面具上的表情自己做出相应的表情,并提问:你做的表情是什么?<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哭)人为什么会哭? 3、师小结:人的脸会变,高兴时会笑,难过时会哭,生气时会撅嘴等。 二、体验不同的心理感受 1、穿衣服比赛。请一部分幼儿穿衣服比赛,其他幼儿为他们加油。提问: (1)、比赛时心里感觉怎么样?(问参加比赛的幼儿) (2)、他们比赛的时候,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观赛的幼儿) (紧张) 2、听音乐,抢椅子。提问: (1)、你赢了,心情怎么样?(高兴) (2)、你输了,心情怎么样?(难受) 3、分享活动:少量玩具,请一部分幼儿分给大家。提问: (1)你拿到玩具,心里感觉怎么样? (2)你没拿到玩具,心里感觉怎么样?你怎么办? (3)有些小朋友没有玩具玩,你应该怎么办?(问发玩具的小朋友)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着急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和大家分享,当有人不高兴时, 我们应该关心他,帮助他,使他高兴起来。 三、感知外表和内心不同的感受 表演一:妈妈公交车上钱包被小偷摸走了,回到家里,她面对家人的时候还是笑脸迎。师引导幼儿讨论:妈妈真的开心吗?为什么? 表演二:老师看到一个小朋友吐口水在另一个小朋友身上,老师走过去生气地对吐口水的小朋友说:你这样做不对!师引导幼儿讨论:老师这时心里是什么感觉?老师为什么要生气? 教学反思 1、 在活动过程中我未充分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有的孩子表达能力不强的应该在这次活动中给予他们充足的表达机会,让他们表现,整个活动活跃的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表现较多,没能面向每个孩子。 2、 在表演环节中,我应该大胆让孩子来表演情景,这是不足的地方,未能充分给孩子表现自我的空间。 3、 在师幼互动中,我未能放开,有一点局限于少量幼儿,没能面向全体。 4、 如果再来上这堂课,我会更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面向全体,给孩子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机会,真正地让孩子成为主体,而不是形式上的主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