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春天》
活动目标: 1、体验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诗歌的语言美。 2、能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1、音乐带《春天在哪里》 2、配乐诗朗诵,音乐磁带,录音机。 3、幼儿多次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边唱边跳进入草地。 2、欣赏配乐朗诵诗歌。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 提问:诗歌里说春天是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春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2)第二次欣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 分别提问为什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 3)集体朗诵诗歌 3、幼儿结伴在草地四周边观察边创编。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根据原诗歌的创编形式,使用优美词句进行表达,言)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4、请个别幼儿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或词句。 5、将一些好的词句组合成一首优美的诗歌集体朗诵。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诗歌内容,相互欣赏。 2、利用散步户外观察等活动,引导幼儿继续观察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 3、集体制作一本图画书《春天的故事》。 4、 结合动作进行朗诵表演。 教学反思 从整节课来看,孩子都能比较好的回忆和发表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样子,也都能发挥想象把自己所理解的春天的样子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发挥自由的空间。孩子能通过在看、闻、摸的基础上去想一想,说一说,并动手画一画,充分的体现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次活动的随意性较强,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春天的热爱,鼓励孩子更多的尝试,孩子通过绘画的形式在纸上记录着自己对春天的理解。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以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老师的观察与指导,也有利于孩子的参与与实践,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在表现春天景象的细节上,可以利用音乐、图画、动画的形式来展示给孩子,让这样便于孩子在作画的时候有更好的创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