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虎和兔》
活动目标: 1.欣赏绕口令,初步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2.能区分并学习正确发音"tu、gu、du、hu"等字音。 活动准备: ppt、图谱、鼓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出示图片1)你看到了什么?(老虎、兔子)老虎(兔子)在什么地方?(石头上)看着像石头,其实是小山坡。山坡上(有老虎)山坡下(与兔子) 2.山坡用一个字来表示,老虎也用一个字来表示,引出"坡上有只虎"。出示图谱完整念一遍。 3.山坡下有只兔子应该怎么说?引出"坡下有只兔"",出示图谱完整念一遍。 4.在老虎和兔子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猜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虎和兔 1.出示图片2,幼儿观察 ①老虎想干什么?(想吃/想捉小兔兔)为什么想吃/捉小兔?(饿) ②原来,老虎饿肚肚了,它想吃谁呢?(小兔)出示图谱念一遍 ③完整念一遍,现在我们把这4句连起来念一遍 2.老虎是怎么捉兔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出示图谱,我们用3个字来说,谁能来说一说。谁追谁?引出虎追兔 ②那兔子呢?(跑掉、逃跑)我们也用3个字来说一说(兔回家)我们把家用窝来表示,它是怎么回到窝里的?(教师做钻的东西)引出"兔钻窝" 3.出示图片3,提问:老虎屁股怎么了?(痛、红) ①兔子窝边有什么?(仙人掌)仙人掌上有什么?。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刺)②原来,刺儿扎痛虎屁股。出示图谱,幼儿跟念。 4出示图片4,提问:老虎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不开心、很生气)气坏了谁?(老虎) ①那小兔呢?(开心、高兴)对,乐坏了兔。 ②出示图谱,引出"气坏了虎,乐坏了兔"。 5.出示图片5,老虎最终有没有吃到小兔兔?它饿的肚子怎么样?(咕咕咕)引出"饿虎肚里咕咕咕" ①出示图谱,饿虎肚里咕咕咕,笑坏了谁?(小兔兔)哪里的小兔兔?(窝里的小兔兔)引出"笑坏窝里小兔兔"。 ②真棒,现在我们把后面的事情连起来说一遍6.完整念2~3遍绕口令 三、练习绕口令 1.这首儿歌好不好听?念起来是不是特别有节奏感?儿歌的结尾的字都很像,很押韵。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绕口令,绕口令的特点就是很有节奏感。 2.加上鼓点练习两遍,教师使用小鼓给幼儿打节奏,带领幼儿跟着节拍,有节奏的念绕口令。 3.分组练习(男生女生、小组) 4.跟着鼓点加快速度念你们能不能挑战下,加快速度来一遍呢? 5.教师快速念一遍,你们觉得老师念的怎么样? 小结:老师是经过一次次的练习才念得这么快的,小朋友们多练习也可以念得又快有准。 四、布置任务请小朋友回家多练习,明天回幼儿园和同伴比一比。 活动反思与活动成果: 我觉得这节课比较成功,目标基本完成。一开始我用谜语导入,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兴致很高,并且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就猜出了谜语,幼儿对老虎和兔子比较熟悉,对他们的生活习性等比较了解,在我提出问题后,他们能够大胆想象并表述,有个别胆小的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也发言了,我很欣慰。手偶表演更是让幼儿大开眼界,他们是那么认真的听,在老师表演两次后,幼儿已经基本了解了故事内容,为了帮助幼儿记忆,我又出示了图谱,这个图谱对幼儿有点陌生,但幼儿很聪明,在我的引导下很快明白了它的意思,并且学会了绕口令。在游戏结束后,幼儿能准确的发准虎、兔、股、肚的字音,但对于绕口令,幼儿还不能快快的念出来,所以我在语言区准备了材料,让幼儿多说、多念,这样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