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两只山羊》
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在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绘画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知和要求,《两只山羊》这个故事将山羊赋予了生命,内容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能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技巧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能准确地背诵儿歌《两只山羊》,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礼貌相待、互相谦让。 3、尝试找出成功过河的方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重点、难点 同伴之间如何礼貌相待、谦让,如何成功过河。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两只山羊》。 2、教师自制故事背景图、两只山羊(一大一小或一黑一白)的图片、独木桥和两只山羊头饰。 3、人手一张图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自制背景图,引出故事《两只山羊》 1、小朋友,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图上有一座小桥、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有美丽的鲜花,清澈的小河…… 2、图上的桥你们见过吗?是怎么样的?你们见过的桥是怎么样的?独木桥是怎样的? 重点解释独木桥:只能一个人通过,不能两个人同时通过。为故事的发展埋下很好的伏笔。 二、出示自制山羊图片,讲述故事 1、两只山羊都想到对面玩,在桥中央相遇了,它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小朋友,两只山羊在桥上顶起了犄角,结果都掉进了河里,谁也没有过去。你们说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同伴之间不要争执,要礼貌相待。 三、幼儿合作,尝试过桥,总结方法 1、出示独木桥,如果是你们,你们准备怎样过桥才不会掉进河里? 2、请幼儿两两合作表演过独木桥。 3、请做得好的幼儿说说是怎样安全过河的。并表扬做得好的幼儿。 引导幼儿说出:我往后退,你先过来吧!谢谢!没关系! 4、总结: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 四、背诵儿歌《两只山羊》 五、发散延伸 1、你知道和小朋友要怎样相处吗? 2、你能画出一座独木桥吗? 教学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如何礼貌待人,遇到问题多与朋友商量,就能找了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但是在讲解“独木桥”这个环节时,时间长了些,老是怕孩子不懂,会影响后面的学习,以致于后面的发散思维这个环节显得有些匆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