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三个和尚》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内容,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 2、幼儿能够积极的根据歌词编创动作。 活动准备: 1、《三个和尚》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音乐。 3、小和尚头饰。 活动过程: 1、 律动进入活动室。 教师带领戴着幼儿唱着《聪明的一休》中“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部分双手合拢做和尚作揖状进入活动室,并盘腿坐下。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听到的音乐好不好听啊!那下面我们就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再念一念。 1=G 6 6 5 5 | 6 6 5 5 | 6 6 5 | 6- || 咯嘀咯嘀咯嘀咯嘀 咯嘀咯嘀 2、 引起幼儿兴趣: 师:咦!今天,我们这里怎么来了这么多美女老师呀?小朋友转过身,向我们的美女老师们问声好。 今天既然来了那么多美女老师,那王老师也请来了几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边听故事边看看他们是谁?” 背景音乐幕后讲故事,情景表演,引出活动。 从前有座大山,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大桶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口渴的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高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三个和尚就这样一直口渴着。 师:小朋友们听了故事看了之后知道他们是谁吗?对了,是和尚,有几位和尚呢?(出示歌名《三个和尚》) “对了,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三个和尚”的歌曲。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首歌里面唱的三个和尚的故事。 3、初步欣赏歌曲《三个和尚》。 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和尚》音乐视频,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及风格。 师:听了之后,小朋友知道一个和尚干嘛呀? (课件出示一个和尚挑水吃的画面) 两个和尚呢? (课件出示两个和尚抬水吃的画面) 那三个和尚呢? (课件出示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画面) 4、 教学儿歌,领悟歌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三个和尚》的儿歌好不好啊? 根据歌曲节奏,逐句教授歌词,并让幼儿能够记住。 一个 和. 尚 挑水 喝,挑水 喝。 两个 和. 尚 抬水 喝,抬水 喝。 三个 和. 尚 没水 喝,没水 喝。 5、 熟悉歌曲《三个和尚》,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学的真棒,那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是怎么唱的。 (课件播放《三个和尚》,幼儿再次聆听歌曲) 师:好不好听啊!那下面就让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来学学这首歌。(教师弹钢琴引导幼儿跟着教师慢速学唱,并跟唱2-3遍。) 师:看来小朋友们不但儿歌学得好,连这首歌也学的那么好,那小朋友可以跟着我们的歌曲伴奏来唱一遍吗?(1-3遍) 下面我们加上点动作来演演我们的这三个小和尚好吗?"来;自.屈;老师;教.案;(把准备好的和尚冒给幼儿带上,鼓励幼儿自由编创动作,用动作来表现歌曲,课件播放三个和尚的音乐。) 6、表演唱(播放《三个和尚》音乐)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老师也在这里编了一些三个小和尚的动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唱起来好不好?(课件播放三个和尚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一边唱,一边表演自己创作的动作,教师引导:歌曲部分第一节出示“1个” 手指,第二、三节双手斜伸直双手作挑水状,第四节出示“2个”手指,五、六节双手半握拳,在肩膀做抬水状,七节出示“3个”手指,八节双手掌心向外做交叉拒绝状,九节出示“3个”手指,十、十一节双手掌心向外做交叉拒绝状。)。 7,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三个和尚的故事,还学会了这首歌,那谁能告诉老师,三个和尚最后为什么没有水喝呀? 师:那我们能不能学习他们呀? 对,我们要做一个不但爱劳动,而且和其他小朋友相处要团结的好孩子。 师:好啦!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遍三个小和尚的故事吧。(播放甘萍版本《三个和尚》幼儿一边表演一边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