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规律城》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尝试运用AAB、ABB、ABC模式进行排序。 2.仔细观察、有一定得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操作用具。 3.书籍《乱七八糟魔女之城》。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看看她是谁?你怎么知道的? 教师:公主在干什么? 教师:是谁写来的信?看看信的右下方,原来是王子写来的信。 教师:王子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录音1) (录音1:亲爱的公主,我在规律城迷路了,快用您的智慧和勇气救救我吧。) 教师小结:原来,王子被困在规律城了。 (二)寻找钥匙--感知新的排序。 1.感知AAB的排序。 教师:公主现在心情怎样?我们可以为公主做些什么呢? 教师:你们愿意帮助公主去救王子吗? 教师:那我们跟着公主一起出发吧。公主背着包来到了规律城的大门前,可是门怎么了?门上有几把锁?需要几把钥匙才能打开? 教师:规律城的门锁得紧紧的,公主摇晃了一下锁,这时大怪树挡住了公主,对公主说……(播放录音2) (录音2:别费力气了,你是进不去的。除非你能找到一颗神奇的树,上面结着神奇的果子,从下面开始,依次结着苹果、苹果、梨;苹果、苹果、梨,找出这棵树,你就能在树尖上找到第一把钥匙。) 教师:让我们帮助公主一起来找吧。你们找到了吗?在哪? 教师小结:原来像这样按照苹果、苹果、梨;苹果、苹果、梨的顺序排列就是有规律的。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公主找到了第一把钥匙。树怪好像还有话要对我们说。(播放录音3) (录音3:在这片树林里,还有两颗神奇的树,上面结的果子也是有规律的,找到他们后,就能拿到另外两把钥匙,打开规律城的门了。) 2.感知ABB、ABC的排序。 教师:找到了吗?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教师:现在我们拿到了几把钥匙?还需要几把钥匙? 教师:还有一把钥匙在哪一棵神奇的树上?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排的? 教师:现在我们找到了几把钥匙?规律城的门能开了吗? 教师小结:公主在你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打开规律城门的三把钥匙,瞧,规律城的门打开了。 (三)寻找正确的路--巩固排序的方法 1.找出三彩路的规律。 教师:公主来到一片草地前,看见了什么?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条路是怎样的?你可以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教师:三彩路没有铺完整,公主心里会怎样? 教师:这是一条三彩路,都有哪三种颜色组成?这三种颜色排列得有规律吗?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教师:小公主必须通过三彩路才能去救王子。公主着急地说……(播放录音4) (录音4:小朋友,请帮我把三彩路铺完整吧,铺的时候想想这条路是按什么规律铺的,而且一定要铺整齐,动作还要快哦。) 2.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 教师:请小朋友从布口袋里拿出三彩路开始铺吧。 3.共同验证。 教师:你是怎么铺的? 教师:请XXX到前面来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这么铺? 教师:请小朋友对照上面这条路,看看你是否也铺对了? 教师小结:从头开始,按照粉色、蓝色、白色三个一组有规律地一直往下排,这样就能很快的排好,而且不会排错或者漏掉。 (四)修桥--巩固运用一。 1.观察桥面。 教师:公主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更加勇敢了。"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她大胆地往前走,这会,她来到了哪里? 教师:河上有什么?有几座桥?这些桥是怎样的? 教师:桥下有什么?如果公主从这样的桥上走过,会怎么样呢?(播放录音5) (录音5:哈哈哈,掉下来正好给我吃掉。) 2.明确修桥的方法。 教师:我们该怎么办呢?怎么修? 教师:板在哪?有几块?能把几座桥修好? 教师:注意,这些桥上面的板是有规律的,我们用这两块板放上去时,一定也要有规律,这样,桥才能被修好。 3.合作修桥。 教师:现在,请和你一组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应该选择哪一座桥来修补、怎样修,一起动动脑筋,帮助公主过河吧 4.集体验证。 教师:你们都完成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组小朋友完成的怎么样?请你们说说为什么要这么修补? 教师小结:原来你们是先找到规律然后再合作完成的。 5.难度延伸。 教师:还有两座桥,要用什么形状来修补,才能变成有规律的桥呢?为什么?这座桥面上有怎样的规律? 反思: 我对幼儿园上了公开课《找规律》,这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学习内容,活动的设计我以游戏、操作贯穿于整一节课,这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第一个环节我以“听词做动作”的游戏导入,让幼儿听我说两组词(①小鸟啄虫、小鸟啄虫、拍手、拍手。②小鸟飞、跺脚、跺脚)做动作,然后让他们思考每一组动作继续做下去该怎样做,许多小朋友都做对了,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莫爵彪小朋友说:“我照着前面做的就往后做了。” 周雅菲小朋友说:“小鸟啄两次,拍两次手是按顺序做的。” 王金威小朋友用响亮的声音说:“这些动作是固定重复的,所以后面的动作也是这样做。”多么好的回答!我请全体小朋友给予他们热烈的掌声!接下来我让小朋友听音乐来做上面的动作,小朋友们把自己当成了小鸟,开心极了。最后我引导小朋友用图把上面的动作表示出来,让他们知道这样有顺序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第二个环节我分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首先让幼儿观察物体的排列找出排列的规律,然后继续排下去。接着让幼儿来玩“有规律排队”的游戏。最后让幼儿在教室里找一找有规律的东西,这个环节小朋友们非常的活跃,都要抢着回答。 陈华周小朋友说:“墙上的米老鼠排列是有规律的。” 陈龙小朋友说:“钢琴的琴键排列是有规律的。” 蔡明真小朋友说:“墙上的KT板排列是有规律的。” 莫湛威小朋友说:“我身上衣服的花纹"出自:屈;老.师"是有规律的。” 丁启洋小朋友说:“头顶上的脸谱和链子排列有规律。”…… 第三个环节我提供了许多材料让幼儿进行创造规律。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小朋友们都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律,他们学得积极、投入,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思维活动,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比较认真、积极参与和守纪律,但是还有四个孩子不够理想,按要求进行活动的意识还不够强,不过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已进步了许多,要他们达到我的要求,这是我以后要面对的一个工作重点,因为我的目标是要让全班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得令我满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