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饮料瓶变变变》
活动目标 1、练习用手拾豆子、拧瓶盖、拖拉玩具等动作。 2、尝试一物多玩,感受玩自制玩具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动手创作的乐趣。体验游戏的多样性,一种游戏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 清洗干净的饮料瓶、小碗、绳子、皮筋、老师经过处理的小石子若干。 2、室外布置小桥、草地、拱形门等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幼儿听音乐《玩具进行曲》进入活动场地。 2、谈话: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玩具,引发幼儿做玩具的兴趣。 3、教师出示饮料瓶,启发幼儿说说喝过的饮料瓶可以做什么用,可以怎样玩。 二、开始部分 练习拾豆子、拧瓶盖等动作。 (1)教师出示小石子,和幼儿探索装石子,着重讲解拧、捡的动作,提醒幼儿注意石子不能掉到外面。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装石子,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拧、拾的动作。 (2)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摇晃豆瓶,感知石子发出的声音,探索石子的玩法。"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分辨装有数量不同石子瓶发出的声音。 (3)继续拧开瓶盖装石子,巩固拧、捏的动作。 (4)游戏:《摘苹果》 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晃豆瓶,唱苹果歌。 三、结束部分 提供带有皮筋的绳子,指导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制作拖拉玩具。提醒幼儿把皮筋撑开套在瓶口上。教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套上皮筋,鼓励幼儿自由玩拖拉玩具,并带领幼儿拉着拖拉玩具钻山洞、过小桥等游戏。以满足幼儿的好好奇心。 活动延伸 玩小小邮递员的游戏。把各种不同颜色的小石子运到一起,看谁的速度快。 教学反思 幼儿通过练习用手捡豆子,拧瓶盖,拖拉玩具等动作,及锻炼了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有启发了友好动脑的表现。还发现了用手捡石子一下子不能捡得太多,多了容易撒到地上。我发现往饮料瓶中装石子的多少和发出的声音的大小也有关系。有一个小环节,我觉得特别好,幼儿把装有石子的瓶子变成了乐器,晃着来唱歌,既培养了节奏感,又认识到噪音与和谐音的美。最后,在瓶口上套上皮筋及绳子,瓶子又变成了拖拉玩具。这一小环节,幼儿还互相帮忙套皮筋,分享其中的快乐和乐趣。拖拉玩具还变成小车上山、钻洞,过草地。其乐无穷。充分享受创作的满足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