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可爱的蚕宝宝》
活动目标 1、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用途。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观察阅读活动,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课件、蚕生长过程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谜语:小时侯穿黑衣,长大穿白袍,到老留下一卷丝,献给人们做嫁衣。 提问:这是什么呀?(蚕) 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蚕宝宝爱吃什么? 二、通过讨论、观察和操作活动,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1、提问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蚕卵是什么样子的? (2)蚕卵孵出来的幼蚕像什么?叫什么? 师小结:幼蚕很小,像蚂蚁一样,我们给它取名蚁蚕。 (3)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地长大,它又有哪些变化?又变成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排序 提问 (1)蚕宝宝长大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请小朋友们看图想一想,再按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排一排先后顺序。 (2)个别幼儿上来给图片排序,全体幼儿观察。 3 师小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蚕蛾灰白色,有翅膀,雌蛾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三、了解蚕的用途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认识桑树和蚕宝宝。说说蚕宝宝喜欢吃什么?饲养蚕有什么用? 蚕屎可做枕芯,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 师:蚕对我们的用处很大,我们在饲养时,应注意些什么? 勤换桑叶,让蚕吃饱;蚕结茧时,不要移动等。 活动反思: 在孩子们的帮助下,蚕宝宝已经养了一段日子了。孩子们看着蚕宝宝一天天地长大,只要有空就会去看看它、喂喂它,渐渐的有了一份难割舍的感情。正是这些背景与孩子的兴趣成了这次活动的开展的动机。利于在养蚕过程中的观察与经验的积累来帮助幼儿整体蚕的生长过程与其中的不同特征。活动中以游戏与绘画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点,而讨论、经验分享的方式给了孩子说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自信心。在活动蚕丝的各种用途告诉了孩子蚕并不是一味的当宠物养殖,其实它为我们人类带来了无限的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