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气球》
活动意图: 活动中我们以气球为载体,以孩子身体各个部位和提供的多种工具为媒介,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尝试机会,让幼儿做中学,做中求答案,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活动中通过辅助材料的运动,不断增加活动的难度,从而不断提升孩子玩气球兴趣,也是活动目标得以完成。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创造力合作能力得以提高。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种辅助材料大胆探索气球的多种玩法。 2、积极参与活动,激发幼儿快乐情绪,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彩色气球若干(数量多于幼儿人数)纸盒、旧报纸、纸棒、毛线绳、丝巾、硬纸板、等辅助材料。 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在较大的空间内活动 活动重、难点: 能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各种辅助材料大胆探索气球的多种玩法。 活动课时: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吹气球 幼儿人手一只气球,将自己的气球吹鼓起来,并两两合作将气球嘴扎紧。 二、自由玩气球,探索玩法 1、师:想一想,气球可以怎么玩呢? 幼:可以用头顶球; 幼:可以用手拍球; 幼:可以用脚踢球……(教师启发幼儿说出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可以如何玩球) 师:现在,小朋友就可以找个空地方试一试,不过当听到音乐声结束就回家坐好。 幼儿运用身体各部位独自或合作玩球。 孩子们有的用手拍球、转球;有的用头、肩、顶球;有的用胳膊肘托球、用脚踢球、用腿夹球;还可以两人相对抛球等等。 师幼共同总结,重点表扬了合作玩气球的孩子。 2、运用辅助材料玩气球。(听到音乐声结束就回家坐好) 师:老师这儿有报纸、小棒、毛线绳、丝巾、硬纸板、纸盒等工具,它们也想和气球交朋友,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用这些工具玩气球?每人找一样工具去试一试! 只见孩子们有的用小棒赶\吹\顶\拍气球;用毛线绑气球跑、拎气球踢;用硬纸板扇气球、向上托气球;用纸盒晃气球等。 师幼再次总结,用辅助材料玩气球。但是我发现没有孩子合作玩的现象。 3、合作用辅助材料玩气球。并尝试用几种辅助材料一起玩。;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这一环节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师生一起再次玩球,鼓励幼儿在刚才玩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如用两种不同材料一起玩球,如用毛线绳把纸棒和气球绑在一起玩球;鼓励两人或多人合作玩球,如两人用大围巾或大报纸托球玩等 三、模仿动作,放松身心 师:刚才,大家玩得真开心,可小气球累了,回家了。老师说声“变变变”,把小朋友变成气球吧!请根据我的口令做动作:我来给气球打气,气球越来越大,气球飞起来了,气球转圈了,气球落下来了,气球飞走了!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户外模仿气球来回飘动、旋转、下落等的样子,感受快乐的情绪。 活动反思: 气球是幼儿常见的、易得的材料,幼儿对气球有相应的游戏经验。例如:让气球不落到地上,能训练幼儿对物体运动速度的判断,发展手眼协调能力;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碰触气球,能让幼儿感受到身体各部位运动灵活性之间的差异;将轻飘飘的气球拍到更远的地方,则需要幼儿体验手臂的推力和手腕的弹力;躺到气球垫上,则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一种掌握和控制身体平衡的独特体验。 在环节设计上,我力图体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思路。 首先,让幼儿创造性地用手的各个部位(手指、手背、拳头等)来垫气球,感受垫气球的快乐,了解气球的特性。然后,让幼儿大胆猜测除了用手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也能垫气球,并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验证。幼儿在验证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自然地感受到了身体部位和运动的关系.大班幼儿喜欢竞赛、挑战。于是在幼儿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垫气球的挑战赛,让幼儿选定挑战部位进行挑战(头顶、脚踢等),给幼儿一个充分展示自己和挑战他人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每个个体的动作表现,给予个别化的指导。运用排球赛作为游戏情节,让幼儿尝试向前方远距离拍球,进一步感受手臂、手腕的推力与爆发力,在紧张、激烈、刺激的竞赛游戏中挑战自我。 气球按摩床。这个游戏有极大的趣味性,既可以让幼儿进行放松,又能让幼儿挑战自我,克服恐惧感。同时在与气球间接的接触中,幼儿还可获取一些有关"力"和"平衡"的科学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