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面粉》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尝试探索用水和面粉揉面团的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3、了解一些常见的面粉制品,知道要珍惜食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课件《面粉制品》。 2、实物面粉、脸盆、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 各种面粉制作的食品,激发兴趣。“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你知道都是用什么东西来制作的吗?”(引出面粉) 二、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 三、了解面粉制品的加工程序引出用面粉和水揉成面团。 四、幼儿动手探索用水和面粉揉成面团。(.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1、幼儿自由探索操作 2、总结正确的方法,观看录像:揉面团 3、幼儿再次操作 五、小厨师 “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样的点心呢?”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六、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面粉是一种可塑性较大,探索性较大的物品,具有较大操作性和探索性。中班幼儿喜欢操作,喜欢自己动手,并且经常在点心店里用橡皮泥制作许多点心,所以我设计了关于面粉的主题活动。活动前丰富大量好吃的面粉制品的食物,奠定此次活动的基础。本次活动中大量的操作机会、探索机会,满足了幼儿极大的探索欲望。并且在操作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及发散性思维。教师让幼儿通过具体的操作,感知面粉的内部特性。幼儿动脑筋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使面粉变成面团。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从无目的地操作,到点出重点如何加水操作,加以指导,其中基本由幼儿主动发现,主动解答,极大的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此环节探索性较大,幼儿兴趣极高。面团的可塑性给予幼儿极大空间的想象,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孩子们不得不停止操作,教师只好请孩子们将面团带回家再进行创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