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儿歌教案《小花狗和大石头》
活动目标: 1、乐观开心的学习朗诵儿歌,丰富相应的词汇:出门、跌。 2、运用听说游戏的方式,通过玩手指游戏、集体表演,感知、理解儿歌的内容。 3、能分析儿歌,培育想象力。 活动准备: 1、依据儿歌内容编出相应的手指动作。 2、老师用手偶小狗一只。幼儿用指偶小狗,人手一只。用布和棉花做的道具大石头一块。 活动过程: 一、老师引导幼儿了解儿歌中的角色。 老师神奇的出示手偶,引起幼儿的爱好。提问:这是谁呀?它出门去干什么? 二、老师借助手偶,示范朗诵儿歌。 歌曲《小花狗和大石头》: 一只小花狗,出门走走走,碰见大石头,跌个大跟斗。咕噜噜噜噜噜噜。 三、师生互动,学习儿歌。 1、在手偶表演的提示下,幼儿跟随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2、用接念的方式朗诵儿歌老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 在这一环节中实行游戏的方法,引导幼儿和老师进行一问一答的表演儿歌,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把握了歌曲的内容。 四、表演儿歌,复习巩固。 1、幼儿右手食指套上小狗的指偶,边念儿歌,边表演手指游戏。 2、老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集体进行形体表演。(消失道具:石头) 幼儿和老师一起扮演小花狗,边念儿歌边用动作表演。 用这首歌曲开展手指游戏,游戏见下: 歌曲开头,手指一边摇动一边渐渐向拳头移动。唱到“遇到大石头‘时手指遇到石头;唱到到”摔个大跟头’时,手指与拳头歪斜表示倒下。 教学反思: 《小花狗与大石头》是一首好玩的儿歌。儿歌中用简短、朗朗上口的语言描述了小花狗出门遇到的事情。“遇到大石头‘、”跌个大跟头’对幼儿来说是非常好玩的事,“咕噜咕噜‘对幼儿来说是非常好玩的声音,所以活动中幼儿参加的乐观性很高,大家都乐于念儿歌,乐于参加儿歌游戏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通过猜想、观赏、表演关心幼儿感知、理解儿歌内容,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后进行游戏,感受活动的乐趣。活动中,通过创设情境”小花狗的苦恼’,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鼓舞幼儿猜想小花狗出门后将遇到的事情。有的小伴侣说会遇到小花猫;有的小伴侣说会吃到许多好吃的事物;有的小伴侣说会找好伴侣一起玩。大家为小花狗出门后的经受乐观地猜想着,活动氛围很活跃。接着,老师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边用动作表演儿歌内容,并通过提问“小花狗出门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跌倒呢?为什么会发出骨碌骨碌碌的声音呢?‘引导幼儿感知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趣味性,幼儿非常喜爱这首儿歌。然后,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学念儿歌,幼儿参加的乐观性很高。最终,幼儿进行形体动作表演,有的幼儿虽然动作不是很协调,但是非常可爱。 通过本次活动,我明显感觉到本班幼儿在语言表达力量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他们从开头的不太会说、不情愿说,到现在能大胆说、说得较清晰且合理,进步的确大。盼望在以后的活动中,小伴侣们能有更大进步。当然,作为老师的我也有要改进的地方,如:活动中假如为幼儿准备手偶,在学习儿歌及游戏环节将会更具趣味性,幼儿也能进一步体验到儿歌游戏的乐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