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语言教案《大声和小声》
 活动目标: 1.体验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的不同。 2.知道何时该大声、何时要小声。 3.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提问谈话,引出内容 教师提问: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大声说话?什么时候需要我们轻轻地、小声说话? 二、观察图片,学习用适当的音量说话 1.出示图片,请幼儿看图讲述情景,并能用动作或声音表现出来。 (1)观察图1: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在做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为什么?(鼓励幼儿学一学,做一做,并学说“早上问好,大大声,老师早”) (2)观察图2: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举手发言的时候应该大声说还是小声说?为什么?我来答)(请幼儿举手发言,教师关注幼儿说话的音量,引导幼儿学说“举手发言,大大声,) (3)观察图 3:我们什么时候吃午饭?吃饭的时候能不能大声说话?能不能挑食?为什么?(请幼儿模拟吃午餐的情景,引导幼儿学说”进餐时候,小小声,不挑食“) (4)观察图 4:午睡的时候想上厕所了怎么办?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轻声告诉老师想上厕所的请求,轻手轻脚去厕所,不打扰还在睡觉的小明友:引导幼儿学说”午睡如厕,小小声,轻轻走“) (5)观察图 5: 小朋友们在一起做什么?这个时候能不能大声说话呢?(引导幼儿学说”操作游戏,小小声,小小语“) (6)现察图6:放学了,离开幼儿园时应该和老师说什么?是大大声说还是小小声说:(引导幼儿学说”离园告别,大大声,老师再见“) 2.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大声和小声》,幼儿欣赏。 3.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三、听指令,做游戏 1.玩法:教师说儿歌中的上半句,幼儿根据情景用相应的音量接说儿歌中的下半句,看谁又快又正确。如教师说”进餐时候一一“,幼儿立即用较轻的声音接”小小声,不挑食“;教师说”离园告别一“,幼儿立即用较响亮的声音接”大大声,老师再见“。(可结合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记忆) 2.规则: 音量控制不当的幼儿停玩一次。 四、寻找生活中的大声和小声 1.对幼儿在幼儿园里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音量的行为及时表扬,指导幼儿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嗓子,同时关注同伴的感受。 2.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公共场合需要大大声、小小声?回家后再找一找吧!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学习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 儿歌:大声和小声 早上问好,大大声,老师早;举手发言,大大声,我来答;进餐时候,小小声,不挑食;午睡如厕,小小声,轻轻走;操作游戏,小小声,小小语;离园告别,大大声,老师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