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样的放一起》
活动目标: 1. 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 加深对各类物品的认识。 3. 能把相同的物品归类,并能初步按要求整理物品。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面包、糖果、水果标记的筐子各一个。 2.面包、糖果、水果混放在一起。 3.猴子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小猴头饰,引起幼儿兴趣。 (1) 出示小猴头饰,情景导入,小猴的超市要开业了,商品很多,小猴子忙不过来,请小朋友帮忙整理货架。 2、按物品标志摆放物品。 (1)教师出示面包、糖果、水果筐,请幼儿说一说筐子里有什么食物? (2)教师出示有标志的筐子,请幼儿观察上有什么标志。 (3)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讨论食品应该在怎么放?(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引导幼儿根据食品种类,把相同的食品放在相同标志的筐子里。 (4)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按标志挑选用品摆放,如:按苹果标志把苹果挑出来,放在有苹果标志的筐子里。 (5)分三组进行,食物摆放完之后,师幼共同检查摆放是否正确。 3.游戏“小猴商店” (1)教师情景导入,请两名幼儿上台,一名幼儿发出指令,如:“请把苹果挑出来,放在有苹果标志的筐子里” (2)游戏进行2——3次,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出示小猴头饰时,幼儿很容易被吸引,也乐意帮助小猴整理超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幼儿对于本次学习积极主动。但是,个别幼儿在进行分类时需要老师的提醒,容易混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