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折纸舔画》
 教师的指导策略:
 1、幼儿进行浆糊贴花朵时候,画面可能会显得比较脏,全是浆糊的印子。
 1、教师提前告诉幼儿每人折三朵花,先固定三朵花在花园里的位置。然后用浆糊进行花朵的粘贴,记得只能贴一次。贴好就不能撕下来了。
 2、幼儿进行添画时,可能会随意进行添画,自己想到什么就添什么。
 2、教师在出示讲解添画内容时,帮助幼儿概括。地上的小草、天上的云朵、飞翔的小鸟、红红的太阳、细细的雨点等可以让幼儿进行选择。
 3、抓笔时候,幼儿会抓最上面,收拾蜡笔时候会漏下一两支蜡笔。
 3、教师给与要求,提醒幼儿抓蜡笔的最底下,用完了,可以把包着的纸撕掉。收拾的时候要将蜡笔全部收拾干净才能离开。
   重点指导:1、教师可以通过折纸的步骤图,帮助幼儿理解折纸的过程,并且逐步感知步骤图上的常用标记,在折纸的过程中还能帮助幼儿回忆教师讲解的细节之处。
 2、教师可以出示多幅范画,丰富幼儿添画的种类,避免图案的单一。
   活动目标:1、学习将正方形的彩色纸角对角地折成三角形的技能。
 2、尝试在郁金香花上添画花茎、叶子,同时能添画小草、太阳、小鸟等物。
 3、正确使用浆糊、油画棒,并能保持作品整洁。
   活动准备:正方形的彩色纸、油画棒、浆糊、范画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范画,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图上的花和我们以前画的花有什么不一样?
 花是用什么方法做的?茎和叶子是用什么方法呢?
 二、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用步骤图的方式。
 1、出示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细节。
 提问:你在这些图纸上看到一些什么?
 它们可能是什么意思呢?
 2、教师对照步骤图进行示范:
 (1)拿一张正方形的纸,边对边地折成三角形,把线压平
 (2)把两个角朝上折,一朵花就折好了
 3、教师再次强调“箭头”和“折痕”的提示作用。
 改动:幼儿之前已有“折小狗的”经验,因此,这一次不需要出示步骤图。
 “小狗”比“郁金香”的步骤还稍微多一些。只要帮助幼儿进行删减即可。
 4、粘贴花朵在画纸上。
 花折好后,在反面抹一点浆糊,贴在作业纸上。
 5、进行添画。
 用油画棒添画花茎和叶子。
 三、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指导。
 1、师生共同按照步骤图的提示进行折纸(花朵)。
 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图谱给折纸活动带来的帮助。
 2、引导幼儿将两朵花都折好后再抹浆糊贴,然后添画花茎、叶子,还可以画小鸟、太阳等。
 3、提醒幼儿注意正确的抓笔姿势,油画棒用完后要放在笔盒里。
 四、布置场景,作品展示。
 教师:把我们的郁金香带到花园里,看看你喜欢哪一朵郁金香,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