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枫桥夜泊》
   活动目标:1、理解诗意,学习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2、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活动准备:1、诗歌范例。
 2、人手一份纸、笔。
 3、古代江南水乡秋夜美的景色图。
   活动过程:一、出示挂图导入。
 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2、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所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景物、季节,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小声与身边的同伴交流。)
 二、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配乐教师示范朗读。
 提问:听这首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结合挂图理解古诗的意境。提问:这首古诗描写了怎样美丽的景色?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幼儿跟读。
 4、了解古诗结构教师:这首古诗共四句,每行七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七言绝句"。
 三、分句理解古诗。
 1、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落下了,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寒气阵阵,秋霜仿佛满了天地间。
 2、江枫渔火对愁眠--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江面上渔船的灯火,诗人想起家乡,难以入睡。
 3、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那座寒山寺传来了沉闷的钟声。
 4、夜半钟声到客船--半夜里,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上。
 教师: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寒风习习,弯弯的月亮落下了。诗人坐在船上听着远处传来乌鸦低沉的叫声、寒山寺沉闷的钟声,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久久不能入睡。
 四、学做小诗人。
 1、感受古诗的韵味。
 教师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吟诗。
 2、学做小诗人。
 集体吟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请个别幼儿念。
 3、作画。
 五、过渡语:刚才我们做了一回小诗人,现在我们来当个小画家,让我们听着配乐诗画出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
 1、是否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2、能否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画出心目中神往的秋夜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