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祖国之最》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对身边的事、物都很感兴趣,什么事情都想知道。在将近国庆节之时,幼儿周围也陆续出现了有关"国庆节"的事物,如,电视广告、商场广告、布置等等,幼儿也朦胧的知道"国庆节"快来了,那是祖国的节日。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我决定利用这次机会,让幼儿对自己的祖国有所认识。结合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水平,我设计了《祖国之最》这个内容,让幼儿了解祖国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活动前,我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引起幼儿的兴趣,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感情,充分感受国庆节的快乐、自豪。 目 标: 1、围绕话题谈论,能用连贯的语句谈论自己所知道的"祖国之最"。 2、能专心的倾听别人说话,相互补充。 重 点: 了解"祖国之最"的含义,并通过认识一些"祖国之最",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 点: 正确理解"祖国之最"的含义,并能用连贯的语言谈论自己知道的"祖国之最"。 准 备: 1、中国地图 2、有代表性的标志或小图片,如:天安门广场、长城、大熊猫等。 3、实物投影仪、纸条、器皿、五角星. 过 程: 1、出示地图导入。 出示地图问"小朋友们看黑板上挂的是什么呢?" 2、小结引出游戏。 3、进入游戏。 (1)、开始第一环节 (2)、第一环节结束,数星星进入第二环节。 (3)、数星鼓励,进入第三环节。 4、数星结束游戏。 5、总结延伸。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很好地考虑教学的内容、过程和学生的个体需要,而且也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有意识地对“教什么”和“怎样教”做出选择,并且,对于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 此次课较好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其最大的特点是:允许选择,自主决定。"来;自.屈;老师;教.案;让学生去选择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汇报方式,表现了对学生极大的信任。信任,就是最好的尊重。 二、关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收集处理信息时,难点在于收集完信息之后,不会进行选择和整理,另外有些与课文内容联系不紧密的信息始终充斥着课堂,浪费了课堂的大量时间,本节课为了避免这两个问题的发生。老师先来收集相关信息,并分成若干信息卡片,暗示学生信息分类,同时要求学生甄别与课文关系紧密的信息,这就做到信息为理解课文内容服务。 三、关于学生对语言积累。 我们常说,厚积薄发,没有深厚的语言及文化积累,薄发就勉为其难了,于是本节课着重语言积累,如理解“辽阔”这一个词,并不是让学生查词典,把它的意思生搬硬拉的让学生理解,而是使词语润物细无声地扎根于让学生的心。先让学生猜,再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资料悟,进而让学生想,最后让学生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学用结合,达到学以致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