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一个人》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一个人》,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文字“树”“林”“河”“海”的相同之处。 2.通过实验、观察、联想、游戏等方法学习诗歌。 3.初步体验与同伴在一起的乐趣,以及失去朋友的孤独感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字有阅读的经验。 2.物质准备: PPT 课件,字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知单个和群体的差异。 一根牙签与一捆牙签,哪个易断? 哪个更孤单,对“孤独一个人”的联想。 出示“一个人”的图片,引导幼儿看画面理解诗歌意境。 你喜欢孤独一人还是和大家一起游戏,为什么? 幼儿自由交谈,讲述各自的见解。 2.教师借助图谱引导幼儿学习诗歌。 幼儿自由认读图谱上的诗歌。 师幼共同认读图谱上的诗歌。 你有什么想弄清楚的地方: 先请幼儿互相帮助解决难题,教师根据幼儿的反应,尽量以问题的方式引领幼儿寻找正确的答案。 3.师幼共同围绕阅读重点进行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每一段有没有相同的句子? “树”“林”这两个字有什么部位相同?为什么会这样? “河”“海”这两个字又有什么部位相同?为什么会这样? 4.肢体游戏“我会变”,巩固幼儿的认识。 介绍游戏玩法:一人做发令者,其余的人为游戏者。大家一起说:“一个人,看看他像谁?”发令员举起字卡,幼儿立刻做出人体造型。 “树”一人独自站立,双臂伸展,成树状。 “林”-幼儿和同伴手拉手高举做一片树林状。 “河”-幼儿独自一人做水的流动状。 “海”-幼儿手拉手依次蹲下、站立做起伏状。 游戏规则:未能及时变化动作的或所做动作与提示牌上的文字不相符者,转为检查员,在下一次的游戏中负责找出违规者。 教师以竖大拇指或抚摸头等方式鼓励坚持到最后的游戏者。 活动延伸: 活动后可尝试进行仿编诗歌的活动。教师可以启发幼儿想象一个人还像什么,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教师引导幼儿结合画面内容仿编诗歌,并用文字或图符等多种方式记录幼儿仿编的诗歌。 附诗歌:一个人 一个人,就像一棵小树,只要离开林子,就会变得孤独; 一个人,就像一只小乌,只有凑到一起,才会热热闹闹; 一个人,就像一条小河,只有汇聚在大海里,才会拥有快乐; 一个人,就像一棵小草,只有大家站在一起,才不会被狂风吹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