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喜欢的灯》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喜爱的灯的名称、所用材料及喜爱的原因; 2、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民俗节日——元宵节,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或购买的各式花灯; 2、网上收集花灯图片文字资料; 3、民族乐曲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俗话说“三十的烟火,十五的灯”,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又一个十分隆重的传统节日。 1) 介绍元宵节的由来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当时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多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至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2000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2)介绍元宵节的主要活动: 看灯会:元宵节的中心内容是观灯,所以元宵节也叫灯节。自古到今,元宵灯会、灯谜会总是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家家户户,亲人相携相伴而出,赏灯猜谜,其乐无穷。 吃汤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猜灯谜提灯笼 2、介绍元宵节:元宵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你们是怎么欢度元宵节的呢? (幼儿讲述过元宵节的经验) 各地方的不同风俗如:陕西人吃“元宵茶”;洛阳人吃枣糕;云南人吃豆面团;舞龙舞狮等 3、我们都知道元宵节的花灯是最漂亮的了!那你见过哪些好看的花灯呢? 它们的名字叫什么? 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它的颜色怎么样?什么造型?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还有哪些好看的灯。 1)引导幼儿观察网上下载花灯图片; 2)引导幼儿看小朋友带来的灯。 4、学古诗《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骑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5、延伸活动: 运用腊光纸等材料,进行花灯的制作。 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预设开展一周时间。为了培养幼儿对灯的兴趣,了解灯的用途,我设计了社会实践《各种各样的灯》《什么灯》。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而设计了健康活动《奇异的灯》《灯泡亮了》,又设计故事《夜晚不怕黑》,消除幼儿对黑夜的恐惧心理,培养勇气,不怕困难,乐于接受挑战的心理。而且通过感受歌曲《摘星星》萌发幼儿关心、帮助、爱护残疾人的情感,培养幼儿乐于助人,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观念。 今天我展示的教育活动是《神奇的灯》这一主题的一节社会实践《各种各样的灯》,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灯,了解特殊功能的灯,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2、激发幼儿探索灯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