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量一量》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量一量》

更新时间:2021-09-07 来源:屈老师教案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量一量》图片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并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的探究对象"。大班幼儿对于数的认识已经不断加深,测量也是他们认识数的一种方法,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中亲手探索的过程远比直接得到结果更感兴趣。设计此次活动,让孩子们自主选择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测量工具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们即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又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让孩子们在不断尝试中快乐、自主地学习。

活动目标:

  1、能借助自然工具测量周围的物体,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

  2、学习正确测量长度的方法,并用表格记录测量结果。

活动重点:

  能借助自然工具测量周围的物体,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

活动难点:

  学习正确测量长度的方法,并用表格记录测量结果。

活动准备:

  纸棍、记录表、水彩笔、铅笔、毛线、吸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故事《去超市的路》

  --小熊从哪一条路去超市更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熊还想知道这条最近的路到底有多远?"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你们帮他想想办法。

  二、过程

  1、第一次探索测量

  ①介绍并发放测量工具好记录表1,幼儿尝试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根相同长度的纸棍,每人一张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事先准备好的小路且做好记录。

  ②请几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测量结果,教师做记录。

  ③集体讨论:为什么相同的路程、相同的工具,量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请个别幼儿再现刚才的测量方法,尝试找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④教师示范正确量法:顶端要对齐,首尾要相接,并且用水彩笔做记号。

  2、第二次实践正确测量方法

  ①再次发放相同长度的纸棍,幼儿分组用正确的测量方法量一量,并做记录。

  ②小结:测量同一物体时,测量工具一样,测量结果也一样。

  3、第三次应用测量

  ①提问:除了刚才用的纸棍能测量物体外,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用来测量?

  出示教师准备的材料,介绍记录表2,猜测:不同量具测量同一种物体,结果一样吗?

  ②幼儿5-6人为一组,每组一张记录表,分别用不同工具完成两个不同测量任务。

  ③集体验证结果,小结:测量同一物体时,测量工具不一样,测量结果也不一样。

  三、延伸活动:

  自然测量这种方法还可以帮我们测量那些东西?我们一起去试试。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数学 大班科学 大班语言
大班音乐 大班美术 大班安全
大班社会 大班健康 大班主题
大班体育 大班英语 大班游戏
幼儿园教案专题:
2024 © 屈老师教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