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自然测量》
活动目的: 1、学习自然测量长度的方法,尝试测量周围的物品并表达测量结果。 2、了解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指导要点 提供小棒、吸管等测量工具,人手一份记录表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桌子的一边有多长,有多宽?长比宽长多少?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教师示范测量的方法:首尾相接,做下记号,记录次数。 3、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结果。 4、交流和比较各自的测量结果。 5、组织幼儿讨论: 大家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屈,老师.教,案,网"说一说分别用什么工具,比一比工具是不是一样。引导幼儿得出结论:工具不同,结果不同;工具长,次数少;工具短,次数多。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