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小灯泡亮起来》
【活动目标】 1.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2.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外形特征及金属的种类。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连着小灯泡),布条、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铁丝、记录纸、笔、断电线一截以上材料每两名幼儿一份;小熊布偶、电池演示梳理图、大张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电了,房间里黑乎乎的,真难受,小熊找蜡烛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个电池和一根绑着小灯泡的电线,它想用这些东西自己安装一盏灯,你们说小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1.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小熊家安装电灯。老师准备了电池、小灯泡和电线,电线的一头露出里面的电线丝,(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另一头的电线丝已经缠在小灯泡上了,电线的两头要连接在电池的什么地方,小灯泡才能亮起来? 2.交代操作步骤和活动规则。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两人合作开展实验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电线连接在电池的不同位置。 4.以实物演示和图示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分享探索中收获的经验。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1.设置问题情境。 师:不好了,小熊刚安装好的灯泡电线被老鼠啃断了,电线断了灯泡又不亮了,(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用什么材料能帮助通电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呢? 2.介绍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猜想。 3.幼儿实验,师指导。 4.集中交流。 (四)活动结束,提醒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