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蚕宝宝》
活动目标: 1、模仿蚕宝宝的爬行动作,发展幼儿肢体的柔韧性、协调性,促进幼儿感 知运动能力的发展。 2、在蚕宝宝的自身运动中了解蚕一生的变化。 活动准备: 布袋21只、彩色丝带若干、录音机、磁带、安排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来活动活动! 2、集中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3、集体找春天。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4、学习蚕爬。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师:“小腿缩一缩,屁股撅一撅,小手撑一撑,身体往前趴。” (2)幼儿集体练习。 (3)个别示范。 师:我发现,有一只蚕宝宝爬的特别棒!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爬的! (4)幼儿再次练习。 5、采桑叶。(设置难易不同的四条路径供幼儿选择) 师:蚕宝宝爬了这么久,肚子一定饿了吧?"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看,这儿有四棵桑树,大家仔细看看这几条路有什么不同? (幼儿发现:这四条路有的长、有的短,长的路爬起来困难一些;短的路爬起来容易一些。) 师:大家考虑一下,你想去哪棵树采桑叶吃? 想好了吗?出发吧! 6、吃桑叶。 师:桑叶真香啊!快坐下来吃点桑叶,休息一下吧! 7、蚕吐丝。 师:蚕宝宝的肚子吃的可真饱啊!咦!我好象看到有蚕宝宝开始吐丝了。 8、蚕结茧、羽化成飞蛾。 师:蚕宝宝吐了许多的丝,把自己包在里面,结成了一个茧。它在茧里变成了蛹,滚过来,滚过去,最后变成飞蛾飞了出来。 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考虑了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和幼儿的接受能力,使教学内容尽可能变抽象为形象使幼儿更容易接受。 整个活动的效果是不错的,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就连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的活动中来。这节课不仅变抽象为形象,而且让幼儿自主的去学习,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并且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蚕的生长及变化,更加了幼儿的印象。 不足之处在于活动的时间没掌握好,有点前紧后松;课堂节奏不好。其次是在验证学习效果时进行的图片排序环节,应将图片先集中在一起不应分组进行。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的收获是对昆虫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科学知识。而我的最大收获是提醒自己在以后准备活动时要更仔细、更周全。 |
|